历史沿革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一、历史沿革

根据城郊乡窑州附山园遗址的出土文物考证,最迟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汨罗江畔繁衍生息,属于大溪龙山文化范畴。出土的石斧、石锛、钵、罐、穿孔器盖等文物中,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还有灰陶、黑衣红陶,主要文饰有绳纹、几何印纹、彩陶、按 纹、刻划纹等,还有江南堤遗址出土的鱼网坠,足以代表当时 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东周庄王七年(前690),楚武王灭罗子国,将其遗民从宜城(今湖北宜城)迁至丹阳(今湖北秭归)附近的枝江。次年,楚文王迁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因枝江靠近郢都,“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随后将罗子国遗民迁至湘江流域,筑城于汨罗江尾闾南岸(今汨罗城区西4公里处),故名罗城。其境域包括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及岳阳县南部和沅江市东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社会变革频繁的时候,境内人丁兴旺,经济发展较快。汨罗江北岸大量的战国墓群和汨罗山战国墓出土的铜剑、铜戈、铜镞,以及收集的铜鼎、铜斧、铜镜、辖、马衔等,是有力的证明。 秦始皇帝26年(前221),以罗子国移民领地设置罗县,治所设罗城,隶属长沙郡。西汉高祖5年(前202)徙衡山王吴苪为长沙王,长沙郡改为长沙国,罗县随隶。东汉建武7年(公元31年)恢复长沙郡,隶荆州,罗县仍隶长沙郡。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划出罗县东部置汉昌县(即平江县)。建安13年(公元208年)12月,荆州牧降刘备,罗县随隶。建安20年(215)5月,刘备与孙权议和,划湘江为界,分荆州而治,罗县属吴国,直至三国末年。晋太康元年(208),西晋灭吴,罗县仍隶荆州长沙郡。

南朝宋元徽2年(474),析罗县、益阳、湘西三县的沿江沿湖地区设置湘阴县。境内分隶罗县和湘阴县。 梁大通2年(528)至太平元年(556),置罗州。州治设在夹城(今汨罗镇夹城村)。析罗县南部置湘滨县,县治设城江城(今川山坪镇常公村);析罗县东部、吴昌县西部置岳阳县,县治设长乐(今长乐镇长新村);析罗县北部置玉山县,县治设玉山城(今屈子祠镇农科村玉笥山)。建岳阳郡,郡治设今长乐镇长南村。岳阳郡辖罗县、湘阴、湘滨、玉山、岳阳、吴昌等6县。境内分隶罗、湘阴、湘滨、玉山、岳阳5县。

隋开皇9年(589),撤销岳阳郡设置玉州,州治设在今屈子祠镇农科村的玉笥山,吴昌、湘滨两县并入罗县。湘阴县并入岳阳县。境内隶罗县、玉山县和岳阳县3县,同隶玉州。开皇11年(公元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撤玉山县并入湘阴县(治所在今长乐镇长乐街)。境内分隶罗县和湘阴县。次年撤玉州改为岳州,罗县和湘阴县改隶岳州。大业3年(607),岳州改为罗州,后改为巴陵郡(治所在今岳阳市城区),罗县及湘阴县先后隶罗州与巴陵郡。大业13年(617),罗县县令萧铣据巴陵起兵反隋,号称梁王,罗、湘阴两县属梁。 唐武德4年(621)11月,行军总管李靖在攻降萧铣后设置巴州。两年后改巴州为岳州,罗、湘阴两县先后随隶。武德8年(625),撤罗县并入湘阴县(治所今川山坪镇城江村),隶岳州。从此时历经五代、宋、元、清和中华民国时期,至1966年2月,历时1341年,汨罗境地隶属湘阴县。

1966年2月,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析湘阴县东部置汨罗县,县城建于高泉山。汨罗县隶岳阳地区。1986年1月撤地建岳阳市,汨罗县随隶。198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汨罗县,改设汨罗市(县级),仍隶岳阳市。

二、人文鼎盛

汨罗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晚年居住、写作和投江殉节之地。战国时期,楚国左徒屈原在遭奸佞诬陷被放逐江南后辗转来到汨罗江北岸的南阳里、玉笥山居住9年,创作了《天问》、《离骚》、《九歌》、《哀郢》、《怀沙》等光辉诗篇,这些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怀沙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节。当时,乡亲父老争相划船在汨罗江中,或以竹筒贮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亡灵,并藉此表达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

这个习俗世代相传且演绎成汨罗江的龙舟竞渡,祭品也逐步形成品种繁多的箬叶包粽子。2000多年来,汨罗江畔一直流传着“向天公”、“五月端阳”、“月亮光光”、“汨罗江上水倒流”、“仙匠铸金头”、“十二疑冢”等数十个民间传说故事。屈原留下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已经和永远激励海内外炎黄子孙拼搏奋进,自强不息。 在屈原求索精神的鼓舞下,汨罗人才辈出。明代有辅佐过四个皇帝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和拱卫西北边疆有功的兵部尚书彭泽;清代有平息少数民族叛乱而功勋卓著的兵部尚书李星沅。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早期在日本参加同盟会的有仇亮、仇鳌、何绳床、王存度、胡国梁、任凯南、江海宗、彭兆璜、戴雪岑等人。他们回国后积极投身辛亥革命,继之参加“讨袁”,“护法”。仇亮任同盟会湖南支部长、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衔司司长,1914年被袁世凯逮捕,屡遭酷刑,坚贞不屈,在狱中赋成荡气回肠的《绝命诗六章》,后慷慨就义。

汨罗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任弼时同志的故乡。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于塾塘乡(今弼时镇)的唐家桥,并在这里度过了儿童少年时期。他4岁描红作画,7岁启蒙读书,先后就读于序贤和湖南一师等学校。1920年16岁时,即抱着“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的雄心壮志,走上革命道路。1921年春,进入莫斯 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留学期间出席过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参加过列宁的荣誉守灵。1942年回国担任上海大学俄文教授,次年任团中央总书记。1927年“马日事变”后革命形势急剧恶化,于危机关头代表团中央递交《政治意见书》,批判党内错误思想。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六大”以后,任弼时先后两次被捕,经受过惨无人道的电刑,均被营救出狱。1930年后,他参加二、三、四、五次“围剿”战争,致力于苏区政权建设。1934年7月,为实现中央红军新的战略转移,任弼时奉命与萧克、王震一道,率红六军团拉开长征的序幕。10月24日在贵州印江木黄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团胜利会师后,机动灵活转战于湘桂川黔数省,开辟了湘鄂川、黔滇边两个革命根据地。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后改为红二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不久,他十分敏锐地发现张国焘威逼调换两军领导人而召开两军联系会议的险恶用心,与贺龙、王震、萧克、关向应、朱德、刘伯承等人一道,与张国焘展开斗争,终于避免了再次分裂,使红军胜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弼时出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和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一道,挥师太行,指挥作战,并取得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1938年3月,任弼时回延安进入中央,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持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代表中央负责领导西北局的工作,他竭尽全力协助毛泽东领导开展延安整风运动。解放战争时期,任弼时和毛泽东、周恩来一道,转战南北,成功地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推翻 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3月随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后,他抱病参加西苑机场检阅部队;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央作长篇政治报告;他因病未出席开国大典,他在苏联养病半年后回国,1950年10月27日因突患脑溢血不幸逝世,终年46岁。叶剑英在悼文中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肩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积极投身革命的还不乏其人。1919年,任理、欧阳淑、刘瀛、彭明晃、黎常纪、任安昺等赴法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任作民随任弼时赴苏联学习。1922年10月,任树德和毛泽东一道,参与并领导轰轰烈烈的长少泥木工人罢工,并取得了胜利。还有被鲁迅称赞的“沉勇而友爱”、“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杨德群女士,有被反动当局活活烤死的县委书记聂次荫和被残杀且开胸剖腹的女烈士蓝泽及革命烈士1000余人。 在建国前后,有与马寅初齐名被称之为“南任北马”的著名经济学家任凯南;有左翼作家联盟骨干并创作《怂恿》、《厄运》等小说12部的彭家煌;曾产生广泛影响的《我的两家房东》、《春种秋收》作家康濯;《青春之歌》作者杨沫、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以及从事高科技研究的专家谢宪章、杨桃栏、任萱、任邦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