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2211/2020-1671923 发布机构 汨罗市人民政府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生成日期 2020-01-10 公开日期 2020-01-10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2020年汨罗市文化旅游广电工作思路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2020年汨罗市文化旅游广电工作思路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亦是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文旅部门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建设更高品质生态文化活力汨罗建设这一目标,继续强化“融合发展”“全面发展”两大理念,强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旅游振兴工程、文旅产业促进工程三大项目,为建设“文化汨罗”,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文化支撑。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

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我们做好文化旅游工作的根本保证。

一是保持学习教育常态化。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盘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文化汨罗”建设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强化新担当,创造新作为。

二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讲政治强功能,重创新求实效,树品牌提质量,继续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和基层党建“五化”建设,将图书馆、文化馆、屈原纪念馆打造成为全市党员活动和党员教育新阵地。深入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到入心入脑。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一步加强对直属二级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是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重日常研判和舆情监测,强化对文化和旅游市场领域、营业性演出、对外旅游推广、文艺创作演出和举办的各类节庆、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等内容的审核把关,全方位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和“防火墙”。

    二、努力推动文艺创作出精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推动艺术创作出精品攀高峰。

一是完善艺术创作运作机制。不断推进文艺创作,推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以花鼓戏艺术节为平台,打造1至2部艺术精品。加强群众文艺创作,深化与新媒体的合作,进一步拓展艺术门类的宽度和广度。选送优秀作品参加省市赛事,力争在全省保持群文创作优势。

二是推动本土戏曲传承发展。继续深化地方戏曲传承发展政策,加强与民间艺术团体的合作,深度挖掘汨罗江原创音乐、传统戏剧,举办第十一届花鼓戏艺术节,进一步提升地方艺术的发展水平。深入开展“戏曲进社区、进校园”活动,促进本土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

    三、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重心下移,不断丰富优质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让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充盈,基本权益保障更加充分,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一是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维修改造剧团小剧场,对文化馆进行改造升级,开辟自助专区,鼓励社区建设自助图书馆,完成“城市书吧”“文化大舞台”布局,形成一批新形态多功能“城市文化驿站”。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将2020年作为我市“基层文化服务提升年”,全面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后续建设任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完成图书、群文数字资源库建设,开通5家社区、镇图书馆分馆,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通借通还。狠抓旅游“厕所革命”,提升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历史古村落等重点区域旅游厕所的建设数量和档次。

三是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策划举办好“汨罗江流域原创音乐节”、“欢乐潇湘、幸福岳阳、给力汨罗”群众文化活动。抓住“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节点,创新举办好“长乐抬阁故事文化节”“汨罗江龙舟节”“新市中秋烧宝塔”三大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夯实我市传统文化品牌。

    四、进一步传承汨罗历史文脉

大力推动汨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

一是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积极贯彻《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0年)的意见》精神,加强乡村文物、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指引,科学有序引导和推动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建立和完善文物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加强文物安全巡查、检查与督查,守住文物安全底线、红线和生命线。实施保护利用工程,启动“张公桥”“闵氏宗祠”等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继续加强流散文物的征集和库藏文物的修复工作。引导各镇结合乡村振兴,强化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将文物、历史建筑的文化传承功能、景观功能与文化展示游览、乡村旅游结合起来。

二是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构建现代非遗传承保护体系,借助数字化保护、非遗理论研究等措施,深化工作内涵,提升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水平。完善市镇村“三位一体”保护机制,推动非遗项目成功申报和可持续发展。加大传承人保护力度,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策划举办非遗成果展览、“非遗故事”大赛,进一步丰富汨罗故事内涵。 

五、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一是建立健全文旅融合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投入机制。将国家和省文旅产业政策落实到位,建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设立文化旅产业奖励基金,采取“以奖代投”模式,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推动长乐古镇、新市古镇、夕揽洲、新茶村茶园、神鼎山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引领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项目,迅速壮大文旅产业规模。

二是加快文化项目建设。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进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做大做强G240文化乡味长廊,打造好汨罗镇送瘟河田园综合体、北托片区的鹤巢湖渔产鱼趣体验区、南托片区的九雁湖滨乐龄宜居区,全力发展田园亲子体验区,形成G240沿线新的景观线。强化长乐古镇景区建设,推进古街新业态形成,打造新市商业小镇、屈子祠诗歌小镇、归义民俗古街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望山见水锁乡愁的乡村旅游景点。

三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大力发展乡村文创产业,对农家产品进行适当包装,赋予文化内涵,研发推出多种便于游客携带的“旅游纪念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丰富“汨罗优品”文旅商品库建设。按照省厅要求,继续完善汨罗一日游、二日游精品路线,争取纳入全省、全岳阳市“大旅游”范畴。加强与旅游公司、旅行社合作,引进客源,拓展客源。进行智慧旅游数字化尝试,构建信息化智能化旅游服务网络,努力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汨罗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2019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