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献完血的市民
十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无偿献血在汨罗人心中已不再仅仅是生硬的制度,而已经演变成为人们观念中的根。
对于历史,我们无法回避。历史就是中国的献血事业曾经历过有偿阶段。而谈起有偿和无偿的分水岭,汨罗市红十字会秘书长韩秀明认为,它应该是在1998年。在此以前,全国的临床用血几乎全部来自有偿献血,而汨罗也不例外。
由于献血有偿,在利益的驱动下,靠卖血为生的“血贩子”成为阳光下的“阴影”。据老一辈回忆,有偿促使一些贫困家庭不停地重复卖血,当代知名作家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真实状况。利益让血液质量不保,直到河南“艾滋村”的出现,为有偿献血敲响了警钟。
1998年10月1日,献血制度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开始实施,《献血法》明确规定全国开始实施无偿献血制度。
在无偿献血登上历史舞台之初的几年里,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识还很初浅,许多人对献血还有恐惧心理,为此,大多数地方不得不实施计划指令性无偿献血,由政府部门、机关单位组织、发动公职人员参与献血。
2001年10月,岳阳市中心血站派出工作人员在汨罗市人民医院5楼设立献血屋,这标志着汨罗的无偿献血工作正式启动。红十字会和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开始走上街头宣传献血常识,开展采血工作。接下来的几年,从医务人员带头无偿献血,再到卫计系统直至市直部门,不少单位的公职人员都纷纷参与进来。到如今,公职人员自愿无偿献血已成为常态。
2005年,汨罗街头出现了第一辆采血车,定点停靠在天恒前坪。采血车的出现,让更多市民了解了无偿献血的常识。韩秀明说,采血车走上街头,市民自发的无偿献血越来越多,汨罗从此迈向了临床用血100%来自市民的自愿无偿献血,血液得到了净化、质量得到了保证,公民无偿献血意识不断提高。
市民黎先茂告诉记者,他就是在那个时候走上采血车的。据黎先茂回忆,2006年他的家人曾因为意外受伤被送入医院大量输血。那个时候,他就产生了去献血的念头。可是,当时因为对献血知识还不太了解,以为献血会对身体有害,所以很紧张。后来,在采血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下,他决定献血300毫升。就这样,黎先茂完成了第一次献血。献血后,还得到了血站送的礼物。“现在啊,我对献血常识越来越了解,还带动周围的朋友和家人都来献血呢。”说到这儿,黎先茂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韩秀明说,如今,像黎先茂这样热心无偿献血事业的市民越来越多。目前,汨罗年采集全血量在110万毫升左右,可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据了解,岳阳地区临床用血量由岳阳市中心血站统一调配,按照“以用定量”的原则各县市区每年临床用血量有多大就需要当地市民献血多少。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汨罗无偿捐献全血总人次达14000余人次,献血总量500万余毫升,每年的无偿献血量稳步增长。
涓诲姙锛氭报缃楀競浜烘皯鏀垮簻鏀垮姟鏈嶅姟涓績銆€缃戠珯鏍囪瘑鐮侊細4306810001
婀樺叕缃戝畨澶囷細43068102001119鍙�銆€ 澶囨鍙凤細 婀業CP澶�13009704鍙�-1 鑱旂郴鐢佃瘽锛�0730-5242830
姹ㄧ綏甯傛斂搴滅綉
寰俊鍏紬鍙�
姹ㄧ綏甯傛斂搴滃井鍗�
锛堥瓍鍔涙报缃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