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镇:村里遍地都是“新”故事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老年协会扛起大旗、妇女代表撑起半边天、八一复退军人签名承诺、重阳邀请千名老人看戏讲新风……在汨罗镇,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新风”深入人心,这个城区近郊的小镇里到处上演着文明节俭新故事。

“推动摇篮的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还记得那个因霸气标语走红汨罗朋友圈的村支书何永胜吗?在龙塘大屋,“女人的素质决定男人的前途”“女人的修为决定家族的未来”两句标语一度成为龙塘的标志。

行走屋间巷道,随处可见的白墙上绘着美丽乡村画卷。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民风淳朴,这一切,与撑起半边天的女性息息相关。村里妇女代表们在引导群众思想、筹措资金、搞好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曾经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2017年新一轮村级换届后,何永胜成为汨罗镇瞭家山社区的“当家人”,主管原瞭家山社区及龙塘片区。在“治陋习、树新风”专项工作中,龙塘模式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秀美乡村建设,瞭家山社区在主干道各户外墙绘上“治陋习、树新风”的宣传墙绘,美化环境的同时倡导文明新风,做到全方位、全覆盖、家喻户晓;制定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事前事后备案登记制度。社区内12名德高望重的老人、18名妇女代表组成文明劝导队,专门宣传文明习俗、思想引导,在树新风活动中发挥了强有力作用。推举热心服务、崇尚节俭的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红白理事会,制定婚丧喜庆事宜操办章程,明确操办标准。

村里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过世,儿子老夏悄悄请了戏班子。劝导队上门时,剧团正准备搭台子。面对这种情况,何永胜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处理。他跟老夏细细谈起了心,“不是不能请大家看戏,过节村里请太平戏热闹一下可以,但办红白喜事请唱戏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大家都会攀比……”一席话,让老夏心服口服,接受了村规民约处罚。

现在,瞭家山社区鞭炮禁了,拱门禁了,活人墓禁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新风”深入人心。

老年文明劝导队扛起“树新风”大旗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村由原南托、北托、茶木三村合一,共5400多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980多人。”在与瞭家山社区相邻的武夷山村,“老年协会”文明劝导队扛起了“树新风”大旗。

69岁的杨培华是该村老年协会负责人,启动除陋习、树新风工作后,他和老人们分组分片,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都坚持到将办酒宴的群众家里为他们“算账”。“摆20桌,每桌10人,每人送200元礼金,扣除成本后,剩余1万多元。当前看是赚了,但以后还礼,也要支出两三万元,实际是亏了……”一番推心置腹后,打算大办的简办了,打算小办的不办了。

为推进移风易俗,村里还对不办寿宴的老人进行现金奖励等。“全村980余名老年人都签订了协议,不大办寿宴,百年之后遗体火化,简办丧事。”

2017年12月中旬,74岁的张怡顺老人过世。家人依照老人遗嘱,在老人上山那天,将早已土葬的张老妻子重新火化,二老骨灰合葬于武夷山村公墓“福寿园”。“公墓预计建设8000多个壁葬墓格,现已有50多人安葬在内。目前,壁葬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安保、接待室等管理区域正在建设中。”集约化的壁葬形式大大节约了空间,回廊式的建筑风格也别有一番园林风貌。

据工作人员介绍,村民们使用公墓中的壁葬格位不需要付费,相比土葬,至少在修建坟墓、购置棺木上,每户就能省下近一万元,且根据《汨罗市惠民殡葬实施办法》,百年之后选择火化,家属还能获得一定补贴。

同时,村上20名戏曲爱好者还成立了一个免费服务的戏班。“虽然比不上专业的班子,但唱得蛮好。”村民老杨告诉记者,村上还组建了舞龙舞狮队、篮球队、足球队、广场舞队等各类文体艺术队伍,几乎每一户都参与了业余文体活动队,整个村子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抓住关键 发动群众 倡树文明新风

汨罗镇党委书记胡亚运介绍,该镇一方面出台规定,抓住公职人员、党员、村干部这个关键,签订承诺书,给党员、干部戴上“紧箍咒”;另一方面,通过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倡导树立文明新风。

“八一”建军节,该镇将纪念活动和专项工作结合起来,分村召开座谈会,举行“治陋习、树新风”签名仪式,复退军人承诺带头参与。重阳节当天,在武夷山村召开全镇“治陋习、树新风”工作推进会,邀请千名老人看戏,号召大家不盲目攀比,自觉抵制人情歪风。一位村民欣喜地说,自从开展“治陋习、树新风”,人情开支比往年同期减少四成。

汨罗镇纪委书记吴海云告诉记者,自“治陋习、树新风”专项工作开展以来,汨罗镇成功劝导120多例红白喜事按要求操办,每一户节约开支2万元左右。武夷山村率先实行生态壁葬,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还节约了土地、保护了环境。现在,在汨罗镇,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句问候表达祝福已经不是新鲜事,处处洋溢着文明节俭新风。后段,汨罗镇将以更大力度深入推进“治陋习、树新风”专项工作,全力打造文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