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
项目开展以来,我市对照2023年试点项目工作要求,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县级站点、乡镇回收网点,形成县、镇、村三级回收体系,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2.9998万亩,主要覆盖水稻、玉米、大豆、各类蔬菜及果树,按照30元/亩进行补贴。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和生态景观,减少未回收地膜对水体和空气造成的潜在污染威胁。同时,合理的回收处理方式也减少了焚烧废旧地膜带来的空气污染,有利于改善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有助于整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二、有序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
严格按照项目要求,推广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的全生物降解地膜0.405万亩,按照60元/亩进行补贴。重点聚焦在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上推广实施,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目前,项目区地膜回收处置工作全面铺开,力争做到田间地头无残膜,杜绝白色污染。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我市的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了地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了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项目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稳步提高地膜回收率
开展项目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所辖镇、村范围内开展农用薄膜、抛秧盘定点回收、分类、规范化处置工作,不断提高废旧农用薄膜、抛秧盘的回收无害化处理水平。在推进2023年汨罗市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项目过程中,实现全市废旧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率为85.70%。
四、资金使用情况
根据项目实施要求,结合汨罗农膜使用回收工作实际,本项目资金将用于高强度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的推广及回收利用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目前尚无地方资金配套,所有资金均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收到下达汨罗市2023年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项目资金计130万元,其中,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建设费用5万元,方案编制费用4.5万元,地膜残留检测费用5万元,地膜质量抽检费用0.4万元,地膜回收体系建设费用5.82万元,其余114.28万元项目资金按照加厚膜30元/亩、生物降解膜60元/亩标准以直接打卡到户的形式补贴到完成2023年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项目的各镇农户,全市共计919户。目前,经局党组会议研究通过后已将所有项目资金全部拨付到位。
五、科学开展地膜残留检测
与湖南农业大学组建的1个正高级职称、2个中级职称的地膜污染防控团队开展技术合作,负责对汨罗市农用地膜残留开展土壤监测,完成对全市3个监测点的所有样品采集,并完成3份《农田地膜监测点基本情况表》的基础数据收集,将残膜样品带回湖南农业大学实验室集中进行分析。经测定:汨罗市各监测点农田地膜残留量平均为0.21 kg/亩,处于较低水平,且随着覆膜年限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以露天蔬菜种植地块为代表的白塘镇残膜量相对较高,其种植作物种类为蔬菜,且覆膜年限为7年。
六、提高农民对科学使用地膜的认识和技能
项目开展以来,通过制作宣传册、宣传海报、利用广播、抖音、官方公众号等渠道,向农民普及地膜回收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农民群众对高强度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的认识和使用技能水平,增强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邀请地膜回收实施主体及领域内专家为全市种植大户开展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专题培训,已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培训会1次。在各镇人流量大的位置挂宣传横幅40条,发放地膜宣传单1000份,制作宣传牌5块。
七、工作推进情况
2023年,全市各镇已建设好21个农膜回收网点,对接了1家处置利用企业(湖南新锐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汨罗分公司),负责废旧地膜、棚膜、育(抛)秧盘及其他农业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全面回收废旧地膜。2024年在白塘、罗江等镇,依托种植大户,由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操作示范。进行试验示范工作,打造标杆,以点带面,从而在全市进行高强度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的推广应用。
汨罗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2月26日
主办:汨罗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4306810001
湘公网安备:43068102001119号 备案号: 湘ICP备13009704号-1 联系电话:0730-5242830
汨罗市政府网
微信公众号
汨罗市政府微博
(魅力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