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师生来汨自导自演原创话剧致敬屈原

来源: 日期: 【字号:大 中 

“就是这样!我们再来一遍。”7月17日,由成都理工大学3名指导老师和10名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屈子文化园,拍摄以彰显屈原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原创话剧《灵魂摆渡之汨罗》。

跨越千年的情景在汨罗江畔再现。得楚怀王赏识、重用,遭人陷害、流放、投江,一幕幕情景将屈原追求美政、心系君民、行廉志洁的高尚品行动情演绎。从屈子祠、屈原碑林到屈子书院,师生们融情于景,在屈子行吟地一遍一遍投身角色,感受屈原对家国离散、佞臣当道之无奈及其不朽的爱国情怀。“剧本是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加上自己的创意创作的,借鉴了很多小说的写法。”学生简苏涵是该剧的编剧,之前就创作过小品和情景剧。从排练到正式拍摄,整个团队只用了一个星期。“学生们很能吃苦,每天上完8节课,还会熬夜修改活动方案。这部话剧将作为学院年终晚会的压轴节目。”对于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完成一部话剧,3名指导老师赞不绝口。

“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带学生来学习家乡的屈子文化。”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治国是本次活动的发起人,也是汨罗的寓外乡友,他说,在屈子投江殉国之地演绎话剧,能让学生们对屈子精神、屈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感受,这是其他地方替代不了的。

据了解,拍摄《灵魂摆渡之汨罗》只是成都理工大学师生来汨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之前实践团队已参加了屈学研究专家、屈原纪念馆原馆长刘石林老先生的屈学讲座等活动,之后还将参观龙舟制作厂,体验划龙舟、包粽子等,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多角度深入挖掘屈子精神、端午文化。

徐治国介绍,实践活动结束后将形成调研报告、理论总结和研究成果,并将在校内开展调研成果展、调研成果宣讲会等活动,为求索精神创造价值、青年一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量。同时也为汨罗更好地弘扬和发展屈子文化提出建设性意见,给四川优秀特色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