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汨罗市三级干部大会上获悉,位于城西的西湖公园正式更名为屈子生态湿地公园,公园片区规划设计基本完成,目前已进入规划调整阶段,预计年内建成环湖路网、主要景观,力图打造集休闲、娱乐、科教于一体的生态湿地公园。
你的名字,我们的回忆。细细算来,这个凝聚着汨罗人无数回忆的地方曾数次更名。这些年,我们一起逛过的公园都有哪些记忆呢,一起回顾一下吧。
激情燃烧的岁月
汨罗江的陂沱叉湾,据传是屈子晚年行吟的地方。1958年“大跃进”,农村大兴水库建设,汨罗人用肩膀在原百亩圫的基础上扛出了红旗水库八十沱。据《汨罗市志》记载,红旗水库1958年建成,集雨面积为3.66平方公里,总库容160万立方,坝高6.5米。水库建成以后自流灌溉,老百姓几十年来深受其益。
1996年,汨罗市的龙舟赛事地点从往日的汨罗江,改为红旗水库进行。据城西龙舟队员杨太平回忆,比赛的始终点定为水库南北端,直线距离1000米。五月初四这天,水库四周里里外外包了几层人。几百名龙舟健儿们劈波斩浪,数万名乡亲则在岸上大声呐喊。来自城西、红花、窑洲、屈子祠、百丈等11个村组的龙舟队,开始了一场你追我赶、你争我逐的龙舟赛。最终,城西龙舟队夺得头筹。
时至今日,每近端午,汨罗仍有不少龙舟队选择在这里训练。
启功先生亲笔题名“屈子公园”
城市发展后,围绕红旗水库,汨罗建成了屈子公园。屈子公园牌楼双面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夏湘平题的匾额。公园落成后,这里不仅仅是市民休闲、娱乐之所,更是国学文化的传播课堂。
入园后,顺着大路,便行至汨罗书画院。院内大厅备有字帖和笔墨纸砚,供书法爱好者泼墨挥毫,内间则是文学讲堂,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在这里,汨罗文化泰斗曾维纲先生曾进行长达7年义务教学,主讲国学经典、传统道德和诗词对联,教授的学员上千人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雷宪和开展一对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市民传授书画知识。
可以说,屈子公园留下了汨罗市民最本真的回忆。
西湖公园更名为屈子生态湿地公园
2009年年末,在汨罗江社区上,爆发一场关于“当屈子公园‘被西湖’”的热烈讨论。网友们针对屈子公园更名发表了众多看法,认为公园名字应体现汨罗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有的城市精神,这场讨论持续了3年之久。屈子公园改了名字,成为“西湖公园”,建设部门对过去的匾额做了保护性的处理,启、夏二体都还在,只是被遮盖了。
时间跨入2017,在前不久举行的汨罗市三级干部大会上,西湖公园正式更名为屈子生态湿地公园。记者从市住建局规划办获悉,屈子生态湿地公园总面积为1.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为700亩,规划已基本完成,目前已进入规划调整阶段,预计年内建成环湖路网、主要景观,力图打造集休闲、娱乐、科教于一体的生态湿地公园。我们期待,这个饱含汨罗城市记忆的公园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