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所好学校读书,错了吗?”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6-09-18 00:00
浏览量:195 | | | |
       9月开学季,屈子祠镇楚塘村翁静和几名家长一道,找上了范家园中心小学,要求孩子在该校就读一年级,但被校方拒绝,告知需回原招生区域就读。

       “选一所好学校读书,错了吗?”翁静等人想不明白,将电话打至《汨罗周刊》。近日,记者着手调查,对汨罗“择校”现象一探究竟。

150多名一年级新生只选110

     “想到好学校读书”,翁静等人认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无可厚非。这是他们许久以来的心愿。

      范家园中心小学招生区域是原范家园镇及范家园茶叶示范场,招生区内一年级新生生源已达110余人,已达可接纳学生的上线。而另外50多名非招生区域的适龄儿 童也在申请入读,这意味着他们无法接受。学校校长李中山解释,“择校”就读有条件限制。按照市教育局的招生规定,学生“择校”须凭户籍或房产、产业所在地 等依据,校方要按国家规定班额开班。他们收录的110名学生都是符合条件的。

        这50多人择校不成,该往哪去?据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办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区域招生规定,翁静等人的子女应到楚塘小学就读。每年一次的新生学籍办理工作,他们都有专人比对审核学生户籍、年龄,合乎要求便通过,反之则打回。

       据记者采访调查得知,就在今年8月底至9月初,罗城、城郊、范家园、新市、火天、长乐等中小学成为众多家长“择校”必争之地。

“择校”的背后:谁是主导者?

        家长是择校的主导者?一位社会现象研究员说,每一个享受到高学历甜头,或经历了低学历痛点的人,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近年来,开学季“择校”已升级为家长心中的大事、要事,特别是幼升小、小升初,更是重中之重。

        学生自己是怎么想的呢?罗江镇七年级新生廖同学看到母亲为自己进城读书到处找关系,便直接进了红花中学。他觉得,只要老师待人好、同学相处好就行。更多幼升小的孩子们则完全不懂父母的心。

       学校在主导择校现象?记者翻看汨罗中小学历年的教育质量评价册发现,全市14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差异十分明显。至于原因,教育局归结于学生多教师 少、教师老龄化趋势两大原因,“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现象十分明显。为此,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忧虑,读书关系到子女的未来,家 长不得不考虑择校。

       择校是社会现实所迫?一名市民告诉记者,他把这个社会看得很清楚。很多人要靠文凭找工作,文凭高则选择多、待遇好,文凭低就只能将就。就连上大学,还得分个三六九等,其就业结果也截然不同。想奔个好前程,首先得选个好学校。

 家长、教师,社会,谁是择校的主导者?或许都是。

“先进”甩开了“后进”,同伴掉了队

      汨罗市教育局人事股长周众欢认为,优质教育是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良好的教学质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便利安全的交通。

      上世纪90年代,汨罗摸索并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优质教育初步成型。2006年来,市教育局也尝试着分三步发展教育事业,首先帮助一部分生源较多的学校创建样板校,再有城区扩散至周边乡镇,然后是偏远地区。

      因为措施使然,优质教育并没有覆盖全汨罗,一部分学校越来越“富裕”,一部分却属于基本“脱贫”。所以,择校仍风生水起。

如何均衡教育资源,逐步消除择校现象?

      市教育局加大对偏向农村学校教育投入。2013——2015年,汨罗市累计投入10960万元,改造校舍328栋,新建和维修改造总面积16.19万平方米。

      师资培训也侧重农村教师。今年,市教育局先后安排3200余人次参加网络研修或集中培训,其中,农村教师占比67%。

       先进带后进,鼓励、安排城区优秀教师下乡支教。自20世纪初,市教育局便建立了教师交流机制,安排城区优秀教师进驻农村,带动、辅导农村教师创建新型教学模式。10多年来,共交流300余人次。

       针对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育局每年组织教师招聘考试,将新鲜血液补充至偏远乡镇。近三年,农村共新增263名教师,大部分新人年龄在24岁左右,有的还是才从学校毕业,便进了乡镇学校。

       多措并举下,汨罗教育人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全市教师队伍基本稳定,教育资源分配日渐均衡。但因历史成因已久,短时间里破除教育不均衡的坚冰,还有待继续努力。这也致使“择校”在一定时期仍将存在。

破题:哪种“大招”能奏效

如何破解“择校”现状?

      今年汨罗召开第十次党代会,市委、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优先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正公平。”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注教育发展的各界人士纷纷进言献策。

        解决师资配备问题呼声最高。教育局人事股在长乐镇联校调研师资情况,发现差编40人以上。这个情况在汨罗全市亦然。目前,汨罗在编在岗教师为4800多名,仅今年退休人数就接近300名,而新增人数不到150人。

      “教学拼的是执教者的底蕴、智慧和精力。”教育局基教股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拿骨干力量和刚上岗人员作比,年富力强的和老龄化的同台竞争,其中差距显而易见。 据统计,近三年来,农村教师进城达60余人,多为农村学校中培养的骨干力量。农村新增263名教师,招聘上岗的新人居多。

       业内人士分析,要 改变择校现象,师资配备必须均衡。能不能通过继续增加教师招聘名额,扩大定向委培规模,优先汨罗籍在外工作教师回乡,严格审批教师异动等举措,以此壮大和 优化教师队伍,并合理分配师资,缩小城乡区别,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而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则期待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汨罗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4306810001
湘公网安备:43068102001119号  备案号: 湘ICP备13009704号-1    联系电话:0730-5242830

  • 汨罗市政府网
    微信公众号

  • 汨罗市政府微博
    (魅力汨罗)